郑愁雨<错误>最后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?有什么作用?谈谈你的理解.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7 06:12:22
还有个问题
找出第2节中暗示思妇心理的比喻句,并说说这反映了什么?

郑愁予的<错误>这首诗,写作背景是狼烟四起的战争年代,诗的主人公“你”在江南小城里寂寞地等待着亲人从战场归来。“我打江南走过/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”,这两句使我们知道了主人公容颜美丽如莲花,随着“我”的来而又去的脚步,这容颜经历了希望和失望,就像莲花绽放又凋零。
主人公在寂寞中等待。寂寞是无形的,诗人用“东风不来”“柳絮不飞”“青石的街道向晚”“春帷不揭”“窗扉紧掩”等意象来指代女主人公寂寞的心情。
结尾一段,“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/我不是归人,是个过客……” 以“美丽”为定语修饰“错误”,具有一种错位的美学意义,使主题更具有表现性,更能感动读者。
过客后的省略号,表示想说话而又说不出来,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余地。

郑愁予!
怎能将作者写错?
我没带语文书,所以无法回答,不好意思了。

我打江南走过
??
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
??
??东风不来,三月的柳絮不飞
??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
??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
??音不响,三月的春帷不揭
??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
??
??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
??我不是归人,是个过客……
??
《错误》这首诗共九行,九十四个字,全篇幅不长,但所表现的艺术技巧不仅被人称道,更被人在口头上传诵。从结构上看,隐含着纵横两条线索。明显可见的纵线是自大景到小景,层次分明。开头两句先以广阔的江南为背景,再将镜头推移到小城,然后到街道、帷幕、窗扉,最后落在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静的马蹄声。这种写法与柳宗元《江雪》中从"千山鸟飞绝"的大景,最后落墨在渔翁独钓江心的小景上的空间处理,颇有相似之处,将诗情层层推向高潮。从横线来看,开头两句应该是结尾,正是因为"我"从江南走至女子的处所也不进去,女子期盼的"容颜如莲花开落",等待的炽情变成了心灰意冷。最后两句本应该是"我不是归人,是个过客",所以"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",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小倒装句。这样的安排,造成了结构上的参差错